2021 CSCO | 複宏漢霖HLX04貝伐珠單抗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III期臨床數據發表_學術動態_研發動態_研發創新_狗万醫藥-持續創新 樂享健康

2021-09-28

2021 CSCO | 複宏漢霖HLX04貝伐珠單抗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III期臨床數據發表

9月25日至9月29日,第24屆全國臨床腫瘤學大會暨2021年CSCO學術年會以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召開。本屆大會,複宏漢霖以口頭報告形式發布了HLX04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的III期臨床試驗數據。HLX04已於2020年9月獲NMPA上市注冊申請受理,有望於2021年第四季度或2022年初獲批上市。區別於目前國內已上市的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複宏漢霖以臨床需求為先導,以患者為核心,針對轉移性結直腸癌開展III期研究,HLX04獲批後有望成為國內唯一擁有轉移性結直腸癌臨床數據的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

以下為HLX04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的數據發表詳情:

論文題目:比較HLX04(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或貝伐珠單抗聯合奧沙利鉑和氟尿嘧啶類為基礎的化療(XELOX/mFOLFOX6)方案一線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的隨機、雙盲、III期臨床研究(ID:9949)

主要研究者:秦叔逵,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八一醫院;李進,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

展示形式:口頭報告

主講人:郭曄,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

匯報時間:2021.09.26 10:27–10:34,分會場3,結直腸癌免疫治療專場


試驗設計

HLX04-mCRC03是一項多中心、隨機、雙盲、平行對照的Ⅲ期臨床試驗(臨床試驗號:NCT03511963),旨在比較HLX04或參照藥貝伐珠單抗聯合化療方案(XELOX方案或mFOLFOX6方案)一線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的療效、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納入的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隨機分為兩組,分別靜脈注射HLX04或原研貝伐珠單抗(聯合XELOX時每三周注射一次,劑量為7.5 mg/kg,聯合mFOLFOX6時每兩周注射一次,劑量為5 mg/kg)。主要療效終點為36周的無進展生存率(PFSR36wk)。



試驗結果

有效性-主要終點
本試驗入組了675例病患(全分析集,HLX04組,n = 338;原研組,n = 337)。在全分析集中,HLX04組和原研組的PFSR36wk分別為46.4%和50.7%。兩組率差為−4.2%,其90% CI(−10.6%,2.1%)完全落於預先設定的等效界值(−11%,15%)範圍之內,證明HLX04和原研貝伐珠單抗的療效相似性。



有效性-次要終點

兩(liang) 治療組的次要療效終點如總生存期(OS)、無進展生存期(PFS)、客觀緩解率(ORR)、至緩解時間(TTR)、緩解持續時間(DoR)等,均無統計學差異(p >0.05)。本次報告將更新3年OS數據,截止2021年4月14日,HLX04組的中位OS為(wei) 20.7個(ge) 月(95% CI:18.3,23.1);原研組的中位OS為(wei) 22.4個(ge) 月(95% CI:20.1,25.3)。


安全性及免疫原性
HLX04和原研貝伐珠單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特征相似。

結論

III期臨(lin) 床試驗結果顯示,HLX04與(yu) 原研貝伐珠單抗在一線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時,療效、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特征相當。此外,長期隨訪數據進一步顯示HLX04與(yu) 原研貝伐珠單抗具有臨(lin) 床相似性,其作為(wei) 生物類似藥候選藥將為(wei) 相應的癌症患者帶來更多治療選擇。


關於複宏漢霖

複宏漢霖(2696.HK)是一家國際化的創新生物製藥公司,致力於為全球患者提供可負擔的高品質生物藥,產品覆蓋腫瘤、自身免疫疾病、眼科疾病等領域,已在中國上市3款產品,在歐盟上市1款產品,3款產品獲得中國上市注冊申請受理。自2010年成立以來,複宏漢霖已建成一體化生物製藥平台,高效及創新的自主核心能力貫穿研發、生產及商業運營全產業鏈。公司已建立完善高效的全球研發中心,按照國際GMP標準進行生產和質量管控,位於上海徐匯的生產基地已獲得中國和歐盟GMP認證。

複宏漢霖前瞻性布局了一個多元化、高質量的產品管線,涵蓋20多種創新單克隆抗體,並全麵推進基於自有抗PD-1單抗斯魯利單抗的腫瘤免疫聯合療法。繼國內首個生物類似藥漢利康(利妥昔單抗)、中國首個自主研發的中歐雙批單抗藥物漢曲優(曲妥珠單抗,歐盟商品名:Zercepac)、公司首個自身免疫疾病治療產品漢達遠(阿達木單抗)相繼獲批上市,創新產品斯魯利單抗MSI-H實體瘤的上市注冊申請已納入優先審評審批程序,HLX04貝伐珠單抗、斯魯利單抗鱗狀非小細胞肺癌適應症、HLX01利妥昔單抗類風濕關節炎新適應症的上市注冊申請也正在審評中。公司亦同步就11個產品、8個聯合治療方案在全球範圍內開展20多項臨床試驗,對外授權全麵覆蓋歐美主流生物藥市場和眾多新興市場。